2007年3月 第35卷 第2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Mar.2007 Vol.35 No.2

收稿日期: 2006-12-26?

作者简介:

石恒利(1948?),男,辽宁抚顺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二战盟军战俘营之研究。

基金项目:该文系沈阳市社科联重点课题《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sysk2005 1302)的论文之一。

石恒利 (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摘要:

位于沈阳市的“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是1942日本建立的关押美英等国盟军战俘的集中营。它是纪录日本军国主义曾是堪称世界最残暴的老牌恐怖主义,用冻饿、殴打、奴役和细菌试验,用最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手段,违反国际法残害战俘的罪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美、英等国人民“共同经历,共同战斗,共同利益的见证。” 开发研究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并遏制其复活, 以及沟通中西方人民的交流理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被尘封数十年成为空白。“拂去尘埃始见金”,经过中美(盟国)人民和专家学者的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使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从尘封中浮出,成为见证历史的重要文物。?

关键词:
沈阳盟军战俘营;日本军国主义;太平洋战争?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3291(2007)02-0101-07


     位于沈阳市的“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日军称为“奉天战俘收容所”),记录着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曾为残暴的老牌恐怖主义的罪行,也是中国人民和盟国军民的“共同经历,共同战斗,共同利益的见证”。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段史实被尘封了数十年。经过大洋两岸人民和专家学者的不断求索,凝结着他们的几十年心血,“拂去尘埃始见金”,终于使尘封了60年的鲜为人知的遗址遗迹和历史,成为重要文物获得保存和传播。?

一、沈阳盟军战俘营的由来

     1942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将其俘虏的十数万盟军战俘,分别关押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60余所战俘营。中国东北是日本侵略扩张势力历来作为征服的目标。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侵略战争,也把满洲当成是霸占中国和世界的“生命线”和主要基地。因此日军也将关押最重要盟军战俘的中心集中营和司令部设在沈阳,当时称为“奉天战俘收容所”,在二战盟军各战俘营处于中心地位。?

1?从“巴丹死亡之旅”走来?

     1941年4月9日至5月6日,守卫菲律宾马尼拉湾巴丹半岛和克尔基多尔岛,约9万美菲联军被日军俘掳,经过被称为“巴丹死亡之旅”,其中7万多美菲盟军战俘由巴丹半岛押送到吕宋岛的奥德内尔战俘营,据最保守的统计仅存活5.4万人。在日军皮鞭刺刀的酷刑屠杀下,有1.7万战俘死在途中。?

     据美军战俘詹姆士?布朗的日记记录,1942年10月6日,日军从“巴丹死亡之旅”幸存者中,挑选数千美军战俘,用“鸟取丸”货船从马尼拉七号港运出。1942年11月8日抵达朝鲜釜山港后,又挑选出约?1,500?名战俘押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火车经过汉城时,又有约100名在新加坡等地被俘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战俘,同车于1942年11月11日抵达沈阳。共约?1,600?名盟军战俘被关押在“奉天战俘收容所”。《英国战俘罗伯特?皮蒂上校的日记》记录:美军战俘到达后151天内死亡201人。?

2?日军灭绝人性的虐俘罪行?

     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包括在沈阳的战俘营司令部(前身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的沈阳中捷友谊厂是劳役主要场所和战俘集中营主营)、3个派遣所(原 “满洲帆布株式会社”旧址,现沈阳齿轮厂以及沈阳市铁西区笃工街西侧,原 “满洲皮革株式会社”旧址现沈阳市变压器厂等)和吉林省郑家屯、辽源的两个分所。这些战俘中的高级军官和文职官员,1943年转押到了吉林省辽源市的分所。1943年初,辽源战俘营关押了20多名盟军高级将领。1944年10月14日从台湾战俘营移交来20名文武高级官员〔2〕。1945年,日军将原先关押在新加坡、东南亚那里的20多名高级将领,陆续转移到了辽源战俘营。这些战俘包括英联军司令帕西瓦尔中将、英驻新加坡司令伯希维尔将军、英驻香港总督马克?杨爵士荷属东印度司令德夫摩里将军、美国卢塞纳部队司令帕克少将等,还有接替盟军太平洋战场总指挥麦克阿瑟的,后来由沈阳战俘营解救,1945年9月3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与麦克阿瑟将军一起接受日军投降的温莱特中将〔2〕。这时期,关押的盟军高级将领和军官达到40多名。其中美军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就有17位〖HT6SS〗〔3〕〖HT5SS〗。最终这个战俘营总共关押过太平洋战区盟军被俘的41位将军和100位校级军官,总人数约在?1,300?至?2,000?名之间。 ?

     抵达沈阳初期,盟军战俘被关押在沈阳大北监狱。每天由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押解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去做工,晚上再押回监狱。后来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工厂东面,建起了一个永久性的战俘集中营。?

     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上最残暴的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日军无视国际公约,公开虐待战俘罪行达到空前绝后、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对战俘活人剖心挖肝吃人肉下酒,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是曾幸运地虎口余生〔4〕;惨无人道的残害使得“巴丹死亡之旅”盟军战俘大量死亡。幸存者运抵“奉天战俘收容所”也是遭到劳役、殴打、酷刑、饿死、冻死等非人的虐待。据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在二战欧洲战区,被德国俘虏的战俘在押期间死亡率为1.2%,而太平洋战区,被日本俘虏的死亡率高达40.4%,而沈阳战俘营共有244名战俘死在了这里,死亡率也达16%。更为甚者是用细菌战袭击西太平洋美国本土,不惜采用美军战俘作活人细菌实验。根据老兵罗伯特?布朗证实,曾有一群医生打扮的日本人,到战俘营给他们编了号强行打针,后来就有人死了。当时罗伯特?布朗被一位叫大木的日本医生救了,才幸免于难。日本投降以后,大木先生见到罗伯特?布朗说,他是日本731细菌部队的成员。据研究者说,战俘们被接种的就是细菌疫苗。据“362号战俘”爱伦回忆,“被关押在沈阳时,我与其他战俘曾经集体被叫去接受‘防疫注射’……”很多战俘因此致死〔5〕。据731部队生产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受审的记录披露,早在1943年,日本军部就在准备对美英进行细菌战了。这一年,731部队奉命派了32名军医,被派往沈阳的奉天战俘营,去检验美国俘虏的血液及其抗疫性。……以预防传染病为名,进行各种病菌的预防接种,在105天时间内,共有186名美国战俘死亡。731部队细菌制造班柄泽十三夫在伯力接受审判时,也供认:1943年夏,曾对奉天战俘营中的美国战俘的血液进行研究,证明“血清免疫不同人种并无不同”,这样,就可“以平常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培养”〔6〕。当年参加特攻队的几名731部队士兵向《朝日新闻》记者揭露:当时参谋本部还准备实行代号为“夜樱花”的计划,即用潜艇运送细菌特攻队,将鼠疫菌撒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圣地亚哥地区〔7〕。准备使用细菌来大批消灭人类,以便在人类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自己的霸权〔8〕。“二战沈阳战俘营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毁灭人类的细菌战的重大罪责;见证着日本军国主义是恐怖主义的始作俑者,是危害人类和反对和平的罪大恶极的细菌战的主要战犯。?正如远东军事法庭宣判的,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罪行,在沈阳盟军战俘营得到充分的体现。?

3?中美(盟国)军民共同战斗的历程?

     1931年9月18日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也是中国特别是东北人民苦难日子的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残暴地奴役了中国?1,400?万劳工,用中国民众的血肉,构筑了被称为“东方马其顿防线”的筑垒军事工程,建立 “保甲连坐”的极为残暴“伪满洲国”殖民地法西斯统治,使东北成为奴役残害中国人民的地狱。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统治和对盟军战俘的恐怖主义的残害,使得同样被压迫被蹂躏的中国人民和盟军官兵,成为在同一战壕的战友和朋友。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同为阶下囚的命运,使得他们的心灵情感在沟通交流,心有灵犀地默默地互相支持照应。中国工友曾冒生命危险去帮助盟军战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当时有的工人们看盟军战俘饥饿难持,就偷偷地给他们送东西吃,有的战俘也用香烟换中国人的鸡蛋。战俘营编号为266号的美国战俘尼尔?加格,就曾在饥饿不能维持生命的危难中,得到中国工友李立水给他的一根黄瓜。在中国工友冒生命危险提供地图的帮助下,三名美军战俘成功逃离了奉天战俘营。后来被日军在中蒙边境抓回。日本人为此追究迫害中国工友,一共有二三十人被当场抓走,送到了日本宪兵队。J.D.奥斯博恩在军事机构作的证词中说:“中国人在食物上给了我们很大帮助。”〔9〕1945年8月关押在辽源战俘营的盟军战俘(包括温格特将军)获救后,在回沈阳的路上遇到许多困难,得到沿途的中国人民的热心相助。参加过美国空军营救先遣队的老兵李奇,回忆起从西安回奉天,途中受到中国农民全力款待的情景,称是他“此生中再也没有吃到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了”。李奇说如果不是中国人的帮助,他们根本到不了沈阳〔11〕。?

4?日本战败销毁罪证尘封历史?

     日本战败后,日军为了掩盖战争罪责烧毁了全部档案资料。有当地居民看到日军连续焚烧三日之久。8月14日本军部面临彻底失败的命运,命令所有的细菌战部队,销毁所有有关细菌武器的研究报告及其他罪证。1994年7月4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原日军中将军官,承认1945年8月15日他曾受命“颁布命令毁灭所有(有关细菌战的)罪证”,现在他手里还有一份当时颁发的命令副本〔13〕。1945年8月20日,东京俘虏收容所所长紧急发出给日本各地驻军和各战俘收容所司令官的军事绝密的《转移密令》:“……对于落入地方手中后将对我方产生不利影响的文件应按照秘密文件的处理方式处理,用完后进行销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解放了战俘营。于1945年9月19日前,1698名盟军战俘,挖掘了死亡盟军尸骨,分批先后撤离了沈阳。其中包括美军官兵1318名,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被俘官兵349人,以及一些文职官员。8月27日,温莱特将军等35人乘机离开奉天飞到了重庆。温莱特将军9月3日在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战舰,参加了日军投降仪式。9月4日,第一批战俘乘美国飞机从大连机场飞回。9月8日,后一批美国战俘乘美军舰艇返回。?

     日军毁灭了罪证掩盖了历史。被关押过的战俘,解放后陆续回国,遂人去楼空。而中国的曾一起劳动的工友和居住在周围的居民,又因为语言不通,也无法了解战俘营的来龙去脉。这部分历史随着时间的流失被湮没遗忘。?

二、在历史中巡航

     历史是有生命的,不是人为可以掩盖消灭的。这些被尘封的碎片,由大洋两岸为情为义所系的人们,进行着不倦的编织。?

1?邓永泉半个世纪的探索?

     1950年,北京大学毕业的邓永泉被分配到沈阳中捷友谊厂(前“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就住在被改建成独身宿舍的战俘营??从此与这段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执着和痴迷,驱使搜寻探索战俘营历史“碎片”,成为邓工程师毕生的“业余”事业。他从各种资料中寻找战俘营历史的蛛丝马迹,遍寻当事人、见证人回忆当时场景经过。半个世纪不停地耕耘、探索,终于写出了《沈阳美英战俘营旧址纪事》论文〔4〕,广泛通过媒体牵针引线,联系了太平洋彼岸战俘们的“奉天幸存者联谊会”,为恢复战俘营历史本来面目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女儿也成了邓永泉工程师生命事业的一部分??邓悦大学毕业后翻译了美国战俘老兵约瑟夫.A.派泰克的专著《别把噩梦带走》。邓永泉与当年救助过美英战俘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样,发扬中华民族存在于血脉中的深重淳朴的仁义道德精神,成为令盟军老兵感动和沟通中西方情感文化彩虹的闪光亮点。?

2?大洋彼岸的难忘情怀?

     沈阳战俘营的这段生活使老兵们刻骨铭心、不堪回首,但又是挥之不去的难以忘怀的记忆。他们以日记、绘画、诗歌和专著等不同的方式,记录着这段历史。他们时时怀念着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工友。共同的见证、共同的历程,使他们对在那个充满了寒冷、饥饿、疾病、毒打和死亡的岁月,形成的难忘情怀特别珍惜。美国老兵成立了“奉天幸存者联谊会”,每年聚首纪念那难以忘怀的生活,截至2005年已经召集了22届聚会。战俘营里幸存的美军战俘1,300多人中,至今还尚在世的不足100人了。当年战俘营里最年轻的18岁的罗伯特?布朗,今年已经80多岁了。被关押在“奉天战俘营”英国老兵也有类似的组织,但因人数较少又都年事已高,没有坚持下来。但有老兵家属制作的互联网网页仍以数字化记存着那段史料。 澳大利亚战俘威尔福雷德?坎特哈金斯(Sir Wilfred Kent Hughes)所著《日军的奴隶 Slaves of the Samurai》〔9〕,美国老兵艾伦撰写的《ABANDED ON BATAAN 遗弃在巴丹岛》,罗伯特?皮蒂的《英国战俘罗伯特?皮蒂上校的日记》,雷斯写过《奉天日记》,美国第22通信团的老兵约瑟夫?A?皮塔克撰写了《别把噩梦带走》,J.D.奥斯博恩在1946年加州的圣地亚哥的军事机构作了《永久证词》等,他们用手中的笔,真实地纪录了这段历史。同时,这些战俘老兵也十分怀念当年的中国工友共同经历苦难所形成的真挚友情:詹姆士?布朗始终在寻找当年对其关怀过的沈阳人赵学文;90高龄的尼尔感谢沈阳人李立水当年把他当成朋友;英国老兵克里斯蒂希望建立在真诚和友爱基础上的外籍战俘与中国工友之间的友谊能够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得到延续〔11〕。J.D.奥斯博恩有生之年一直怀念着冒着危险帮助战俘的张姓中国人。他的孙子在《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在沈阳战俘营有一位张姓的满洲人,“时常拿来一些花生或一个土豆送给我爷爷吃。”“爷爷和他的战友们都欠下了他一生一世的恩情和性命。”〔10〕血与火中凝结成的中美军民的情谊,在子孙后代的血液中流淌。?

     美籍历史专家、已故的吴天威教授专门研究了这段史实,并与其夫人撰写了研究论文〔14〕。抗日史实维护会的王鄂先生往返于两岸之间,搭建连接大洋两岸的虹桥。在这些美籍华人的热心联络下,美国老兵和家属多次来沈阳故地重游、寻访旧址、寻找逝去的梦境。1999年9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罗琳女士一行专程赶到沈阳,采访了英美战俘营旧址和几位历史见证人。?

     他们多次向两国政府呼吁,保存这个见证两国人民共同战斗、经历的战俘营旧址。?


3?杨竞的《奉天涅?》?

     原辽宁省政府外事办派往美国驻沈阳领事馆工作的杨竞先生,在90年代初期,曾遇到在1942年至1945年间被关押在“奉天战俘营”的二战时期美国第22通信团的老兵约瑟夫?A?皮塔克,通过领事馆查询二战关押过美军战俘的“奉天战俘收容所”是否留存?现况如何?等等。对此一无所知的杨竞先生,由责任心驱使进行了调查。随着揭开尘封历史的了解??日本右翼极力掩盖否认的反人类罪恶,中外军民共同的苦难经历以及为人类正义而战不屈不挠的英雄们的事迹,使他的心灵产生极大震撼。他自费历经十多年时间,以娴熟的英语会话能力与美英战俘老兵及其家属广泛联系,收集翻译大量的日记、回忆文章、专著、书信、证书、诗歌、照片,于2002年10月以流畅的文字、感人的激情,撰写成图文并茂的18万字研究专著《奉天涅?》。成为日本侵华沈阳盟军战俘营历史的资深研究专家,为抢救收集沈阳战俘营史料做出了巨大贡献。?

4?“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组织联络和推动?

     创建“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的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张一波,如同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早在20年前就针对日本军国主义企图推翻远东军事法庭判决的铁案,否认九一八对中国东北侵略和占领事实,旗帜鲜明地指出:九一八是侵略战争不是“事变”,更不是“剿匪”。为此张老用自己大半生的心血、精力和财力,只要是揭露日军罪行、遏制复活军国主义的事情,都是不遗余力的为之奔走呼号。他与邓永泉、杨竞、李恕等专家,多次接待美国“奉天幸存者联谊会”的老兵和家属来沈访问。2003年联络中美民间爱国组织,向沈阳市、辽宁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呼吁,倡议建立“日本侵华沈阳盟军战俘营旧址纪念馆”。?

     2005年初,“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王建学会长率领专家参加大东区委、区政府组织的论证会,为战俘营纪念馆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同时又组织有关专家,由石恒利负责成立辽宁社会科学院的“日本侵华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课题组,获得沈阳市社科联批准立项。其中《关于日本侵华沈阳盟军战俘营赴美展览的报告书》受到省委外宣办的重视并申报到国务院外宣办。在结题报告中,提出了应以延伸、捆绑形式,申报人类警示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结论和建议。?

5?中美两国政府的支持?


   随着尘封的历史重现光泽,其在中西文化沟通的作用和价值,也引起了两国政府的重视。?

   原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康楠先生在2002年6月,在给美国沈阳战俘老兵的家属罗德里克斯先生的信中说:“我从杨竞先生和我的前任了解到[美]‘奉天联谊会’组织的存在。我们在中国的任务就是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强调两国的共同利益和经历。我相信,你父亲以及其它在二战其间被日本关押在沈阳的美军战俘的苦难经历及战俘营遗址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机会。”〔15〕康楠领事还亲自与辽宁省政府副省长和沈阳市委书记张行湘联系“奉天联谊会”来沈阳访问的活动安排。?

   2003年以后日军沈阳战俘营遗址发掘引起省市各有关部门重视,其中有辽宁省文化厅《关于保护沈阳美军战俘营旧址意见的报告》、沈阳市政外事办公室领事专家处《关于沈阳盟军战俘营原址的调查报告》、沈阳市文物局《关于二战时期美英战俘营原址的报告》等文件指出:“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美国日本侵略史学会、美军战俘‘奉天联谊会’等中外民间组织提出对美军战俘营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而且美国国内一些当年的战俘及其后代也有此愿望。”沈阳市文物局还对遗迹进行了登记、拍照、建立保护档案,纳入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向市规划局发了《关于协助保护二战时期美英战俘营原址的函》。同时开展有关人员回忆历史的录音、录像,征集文物,收集整理资料,为筹建美英战俘营纪念馆作了准备。?

   中美军民血与火结下的情谊,得到美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成为沟通中美人民情感和中西方文化的特殊彩桥。美国人民和政府,铭记着李立水这样中国工友不惧个人安危的人道和勇气,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2005年8月19日,美国国务院向二战期间帮助过美军战俘的3名中国人颁发“表扬证书”,证书上写道:“美利坚合众国国务院表扬证书:为表彰他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对关押在中国沈阳奉天战俘营的美国战俘的协助,美国政府和人民将铭记李立水、高德纯、葛庆余的人道和勇气,因为只有那些勇敢和真挚的朋友才会冒生命危险去协助美国战俘。”其中的高德纯曾提供地图,协助3名美军战俘逃跑。事发后,高德纯被日本人抓进监狱受尽折磨,并被判处10年徒刑。美方称赞他具有“勇敢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葛庆余是战俘营中唯一的普利策奖得主塔沃里的恩人和朋友,他们一道“偷轴承换粮食”,传递外界的战事消息。今年82岁的塔沃里至今对葛庆余念念不忘,并为葛即将读大学的孙女资助了学费〔12〕。中美人民之间的战斗友谊之泉水从来没有割断,而且在后代的心田继续传承。?

三、尘封拂去始见金

     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工作,沈阳大东区党委和政府尊重知识人才,2006年2月21日召开专家论证会,依靠专家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指出,波兰澳斯维辛集中营已经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而我们的“东方奥斯维辛”也具有申遗的价值,也应当挖掘、充实、整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会专家认为,美英盟军战俘营的遗址是沈阳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精神遗址。将战俘营遗址保存并建成纪念馆,是对历史负责,会让全世界的人民记得“二战”期间曾经在此发生的一切,对提醒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区委书记季建中作出了“修旧如旧,复古利今”,建设沈阳盟军战俘营原址纪念馆的决定。辽沈晚报对此报道引起极大反响,人们看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立纪念馆的曙光。?

1?战俘营旧址纪念馆的设计和建设?

   按照沈阳市政府的决定,沈阳市文物局发了《关于做好沈阳美英盟军战俘营文物保护工作的函》,沈阳市规划局做出了《美军战俘营原址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规划设计说明书中阐明,从社会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有必要保护利用这些遗址,让他纪录历史,在城市、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的规划原则是保护现有的历史遗迹的原真性,协调周边环境;突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利用,起到展现历史遗迹的现实教育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的协调统一。研究决定美军战俘营遗址的保护建筑为:锅炉房、卫生所、水塔、烟筒和二层楼宿舍。在保护建筑物外各6米为保护范围,此外9米为三类设计控制地带。规划设计的主题是“和平发展、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在两栋现存战俘营老建筑之间设计一个下沉的纪念广场,两面深色的刻着战俘名字墙体从中穿过,寓意着这里埋葬着法西斯残害的灵魂,使参观者能在低沉的音乐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同时肃穆情深地缅怀反法西斯战士。利用特殊的空间语言和色调,烘托反映当年的战俘营的气氛和再现当年战俘营的生活实景,同时做到保护和利用结合统一,将现存的战俘营遗址作为旧址纪念馆,展览日本侵华罪行和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资料,使之成为沈阳市重要的国际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各国人民之间沟通融合的桥梁?

     日军侵华沈阳盟军战俘营具有独特的沟通各国人民情感的桥梁作用。正像美国战俘老兵尼尔说的“我那颗破碎的心留在了沈阳。”,澳大利亚战俘Wilfred Kent Hughes 的诗集《日军的奴隶 Slaves of the Samurai》中说:“这些激情的故事,在人们脑海中一幕幕浮现。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同的体验,那是桀骜不驯的生者,在讲述着死在日本地狱里的战友们遭受的苦难和折磨。”〔9〕很多老兵表达了他们毕生难忘的,与中国工友在共同经历的苦难中结成的真挚友情。美国老兵奥斯博恩终生不忘,而他的孙子也记录了中国工友冒着危险帮助爷爷的恩情。英国老兵克里斯蒂希望这种建立在真诚和友爱基础上的外籍战俘与中国工友之间的友情能够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得到延续。美国老兵至今赞助中国工友葛庆余的孙女上大学,也在延续着战火中美中军民的情谊。这些将凝结固化在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纪念馆,并透过其文化历史资源的桥梁和窗口,使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战斗精神和二战历史,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将作为属于全人类的遗产、财富永世传播。

3?遏制日本法西斯复活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历史使命?

     早在抗战进行时期,毛泽东接待美国记者斯诺访问时就说过,最后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第一靠中国国内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三依靠日本本土及其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今天遏制威胁世界和平发展主流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也必须依靠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通过沈阳盟军战俘营这样日本军国主义违反国际公约虐待各国战俘、惨绝人寰的反人类暴行的揭露,使得世界一切珍惜和平的人民共同防止复活法西斯,避免罪恶战争重演,才能有效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古老的沈阳,/横?远在辽河古道边,/镶嵌在热河山脚与长白峰峦之间。/这座北国之城是一枚耀眼的明珠……”“别了,苦役和锁链。/别了,三年的努力磨难。/别了,猪食不如的饭菜。/别了,恐怖的日军卫兵。/别了残忍的非人暴行。……”〔9〕??澳大利亚战俘老兵Wilfred Kent Hughes 以他的诗歌语言激情,描写被日军关押时所认识的沈阳。这是共同的苦难经历形成的不可磨灭的情感。美国至今有老兵的“奉天联谊会”,英国也曾有过类似的组织,他们都自称是“沈阳人”??相信通过对沈阳盟军战俘营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外延的深度开发,包括收集整理尚属空白的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战俘的资料,充实丰富战俘营纪念馆的内容,会驾起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情感沟通的桥梁,达到共同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避免世界人民重新遭受灾难。?

     目前在张一波教授等学者的积极呼吁下,辽宁省政协已经把保护修复英美战俘营,申报国家级文物的提案上报了全国政协,并已经立案。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方面目前完全推翻了东京审判的判决书,他们对28个甲级战犯都声称无罪。但是在判决书中有15万字都是关于虐俘的,奉天战俘营的历史是这一段历史的明证。”保存二战沈阳盟军战俘营遗址遗迹,保存警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为了反对战争,为了和平合作发展,人类共同迈进和谐世界!
????

参考文献:?
〔1〕[美]艾伦. ABANDED ON BATAAN 遗弃在巴丹岛〔M〕.?
〔2〕邱〓敏. 幸存者来信讲述沈阳二战战俘营的非人生活〔N〕. 广州日报,2006-04-01.?
〔3〕柳中东. 抗日战争时期的辽源盟军战俘营〔N〕. 辽源日报,2005-07-20(3).?
〔4〕2003.10.29参考消息:[英国《星期日电讯报》10月26日报道].?
〔5〕邓永泉. 奉天二战美军战俘营纪事〔J〕. 纵横杂志,2004,(2).?
〔6〕731部队生产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受审记录,见《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0年。各细菌战犯受审记录均出此书,及1947年1月1日东京审判时苏联检察团送交美国的有关柄泽十三夫的调查记录。?
〔7〕光明日报〔N〕. 1994-06-01.?
〔8〕原载.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J〕. 1999,(1).?
〔9〕[澳]威尔福雷德.坎特哈金斯(Sir Wilfred Kent Hughes). 日军的奴隶Slaves of the Samurai〔M〕. 牛津大学出版社,1946.?
〔10〕杨〓竞. 奉天涅?〔M〕. 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11〕[美]雷斯. 奉天日记〔M〕.?
〔12〕徐〓扬. 当年帮助美军战俘,如今获“表扬”〔N〕. 新华每日电讯,2005-08-20(1).?
〔13〕注. 参考消息〔N〕. 1994-07-07.?
〔14〕吴天威. 浅评美国对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的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1995,(4).?
〔15〕2002年6月13日沈阳总领事康楠写给罗德里克的函。

 


A Study of Shenyang Allied Prisoner Camp of WW Ⅱ?
??Gold Appears by Taking Off the Sealing Dust

SHI Heng?li??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enyang 110031, China)??

Abstract:〖WTBZ〗 The Shenyang Allied Prisoner Camp of the Japanese in WW Ⅱ, which was called by the Japanese “The Mukden Allied Prisoner of War Camp”, was built in 1942 by Japanese invaders. It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Allied prisoners (mainly from the U.S. and the U.K.) were locked up. It recorded the evidences how the Japanese Militarism, the most cruel and vicious terrorists in the world, violated the law of the nations to persecuted the Allied prisoners using the brutal and inhuman means. It also witnessed the mutual experiences and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China, the U.S., and the U.K. The research is meaningful to unmask and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Militar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 This part of the history was covered in the past decades for some reasons but, ‘the gold appears by taking off the sealing dust’, it came out as an important culture relic by the efforts of the Sino?U.S. people and experts for years.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procedure of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resource of the Allied Prisoner Camp of the Japanese in WW Ⅱ.?

Key words: the Shenyang allied prisoner camp of the Japanese; Japanese militarism; the pacific war
??
【责任编辑:王〓铭〓孙〓琰;责任校对:闻〓文】
?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